
三湘都市报·新湖南客户端8月13日讯(全媒体记者 李致远 通讯员 方承烨)“末伏余威炽,清风待秋凉。”8月14日,我们将迎来末伏。末伏,是中国农历中夏季最后一个伏天阶段,此时,高温的强度和范围相比头伏和中伏会有所减弱、减小,但部分地区暑热依然强盛。
据中央气象台消息,受冷空气和降雨共同影响,未来一周,南方高温范围将有所减小。
末伏尾声现凉意,南方高温有望缓解
随着末伏步入尾声,南方地区长期以来的“烧烤”模式迎来了转机。8月13日一早,外出晨跑的长沙市民李先生就对记者感慨:“今天早上跑步,感觉空气里多了几分凉爽,这种温度很舒适。”
8月13日,长沙阳光明媚,受前日降雨的影响,气温有所下降。在岳麓区的一家菜市场,前来采购的居民脸上多了几分轻松与惬意。“前段时间热得喘不过气,现在感觉好多了,晚上能睡个安稳觉了。”正在挑选蔬菜的张女士笑着说道。
中央气象台表示,随着降雨增多,今明两日,南方高温范围将明显缩小,强度也会显著减弱。后日开始,37℃以上的酷热天气基本消退。
湖南省气象台预计,8月13日至15日,湘中、湘南多阵雨或雷阵雨,局地有暴雨,并伴有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。
气象专家提醒,虽然高温有所缓解,但市民仍需注意防范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,如雷电、短时强降雨等。同时,随着秋季的临近,昼夜温差逐渐增大,公众应及时调整衣物,预防感冒等疾病的发生。
末伏中暑热消退,要注意饮食调养
据传统历法,末伏通常指的是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至立秋后第二个庚日前一日,共计10日的时间段。这段时间虽然标志着暑热的逐渐消退,但“秋老虎”的威力依然不容小觑,高温高湿的天气依然持续,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小的挑战。
末伏,作为三伏天的最后一阶段,其名称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意义。“伏”字在古语中意为“暑气潜伏于地”,形象地描绘了此时节气温高、湿度大的特点。古人认为,末伏期间是人体阳气最旺盛的时候,也是调理身体的最佳时期。因此,在这一阶段,合理的饮食调养与日常保健显得尤为重要。
由于之前的头伏和中伏对人体的消耗很大,因此末伏要特别注意养生。末伏既有炎夏的湿热,又带有秋天的温燥,此时补充水分更为重要。由于秋燥易伤肺,所以除了喝水外,还建议喝些滋阴养润的汤水,防燥又养肺。
末伏期间,有些地方依然高温闷热。此时,吹空调一定要有节制,不可贪凉,切忌猛吹空调、过度吃冷饮,也不宜把空调温度调得过低,以免伤及身体阳气。
责编:李爱华
来源:三湘都市报
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——习近平总书记引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
总书记的人民情怀|“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”
习言道|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、利在千秋
中央城市工作会议,部署七方面重点任务!
时政微周刊丨总书记的一周(7月7日—7月13日)
时政微观察丨总书记深情寄望电影工作者
坚守艺术理想 不负时代使命
重温总书记重要论述 共建美好地球家园